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知识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安全生产 • 2020-02-18 • 60+ 浏览

1.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有哪些安全管理规定?

1)使用许可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国家对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有严格要求,实行许可生产制度,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必项具备保证产品质量所必需的加工设备、技术力、检验手段和管理水平,并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才能生产相应种类的锅炉或者压力容器。

2)登记建档。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经审查批准登记建裆、取得使用证,方可启用。

3)专责管理。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应对设备实行专责管理,即设置专门机构、责成专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管理设备。

4)建立管理制度。使用单位必须逮立一套科学、完整、切实可行的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5)持证上岗。锅炉司炉、水质化验人员及伍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分别接受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6)照章运行。锅炉压力容器必须严格依照操作规程及其他法规操作运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违章作业。

7)定期检验。定期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检验,认真处理缺陷。

8)监控水质。水中杂质可使锅炉结坭、腐蚀及产生汽水共腾,降低锅炉效率、寿命及供汽质必须严格监抒、控制锅炉绐水及锅炉水质,使之符合锅炉水质标准的规定。

9)报告事故。锅炉甩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生市故,除紧急妥善处理外,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主管部门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10)优化环境。锅炉房及压力容器操作间均为生产地,必须按规定进行建造,精心管理,使设备及操作人经常处于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中。

◉事故案例

11月28日,山西省某酒业有限公司一台锅炉爆炸,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间接损失20万元。通过事故调查了解,该锅炉是私自设计、土法制造、自行安装投入使用的非法私造锅炉,各个环节均没有任何资料与合法手续,整个制造、安装、使用过程中的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锅炉知识比较匮乏,这些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如何对压力容器进行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

1)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

1)基本要求。①平稳操作。加载和卸载应缓慢并保持运行期间载荷的相对稳定。②防止超载。防止压力容器过载主要是防止超压。

2)容器运行期间的检查。对运行中的容器进行检查,包括工艺条、设备状况以及安全装置等方面的检査。

3)容器的紧急停止运行。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出现下列况时应立即停止运行:①容器的操作压力或壁温超过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极限值,而且采取措施仍无法控制,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②容器的承部件出观裂纹、鼓包变形、焊缝或可拆连接处泄漏等危及容器安全的迹象③容器装火效、连接管件断裂、紧固件损坏等,难以保证安全操作。④操作岗位发生火灾,威胁到容器的安全操作。⑤压容器的店号孔或警报孔泄漏。

2)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作可以使器经常保持好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容器使用寿命容器的维护保养主耍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保持完好的防腐层。

2)消除产生腐蚀因素。

3)消灭容器的“跑、冒、滴、漏”。

4)加强容器在停用期间的维护。

5)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

3.如何安全使用气瓶?

1)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使用前要对气瓶进行全面检查。

2)所有气瓶不得靠近火源、热源,并应与明火、热源距离一般不得低于10米。如条件所限,应采取隔热措施,但不得小于5米。

3)对于液化气体气瓶在冬季或瓶内压力较低时,必要时可用热水加热瓶身,严禁用明火烘烤。

4)使用中如遇气瓶瓶阀漏气,应立即停止使用,旋紧瓶阀,然后妥善处理,不可带“病”使用。如气瓶低熔合金塞遇热熔融漏气时,应立即用水浇瓶身,同时用小木塞敲熔孔堵塞。如漏气严重,措施无效,应根据瓶内气体性质,采取应急的处理措施。

5)使用气瓶应了解瓶内储气的性质,操作应符合其特性要求。

6)气瓶内的气体不得全部用尽,应留有剩余压力。防止吸空气或其他物质,造成回火或构成其他危险。

7)在作业结束后,应认真清理现场,对气瓶应卸下减压阀,关好总阀,不得用工具硬扳,以防瓶阀损坏,同时应把气瓶放到安全位置。

8)气瓶不得乱用,不得用来吹干衣服或清扫使用,也不能把气瓶当工作台、作磙子用,气瓶上不得坐人,防止混用气瓶而发生意外事故。

事故案例

某年11月11日晚,新疆某钢结构有限公司12人在进行气割作业。23时30分左右,车间南侧9号柱附近突然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6人受伤。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生产车间北墙面彩钢板全部损坏,南侧5-11柱之间墙面彩钢板损坏,东、南、北侧墙面玻璃全部损坏。阴极钢棒生产作业区5-11柱顶部彩钢盖板被掀开,面积约为1500m2。

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气割作业人员将混装了液化天然气和液氧的第八组气割用焊接绝热气瓶作为液氧瓶使用,使用过程中当混合气达到爆炸浓度后遇火源发生爆炸。

image.png 

4.起重作业要遵守哪些安全规定?

1)司机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

2)开车前,必须鸣铃或示警。操作中起重机接近人时,亦应给予断续铃声或警报。

3)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4)确认起重机上或周围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当电源电路装置上加锁或有标志牌时,应由有关人员解除后才可闭合主电源。

5闭合主电源前,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

6)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査设备装置是否正常。

7)在轨道上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当工作结束时,应将起重机锚定住;当风力大于6级时,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对于在沿海工作的起重机,当风力大于7级时,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

8)司机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存在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接班司机

事故案例

某年7月14日,某工程施工现场,破桩班组工人正将已锤打到位的管桩多出部位锯断,并进行吊运、清理。约9时40分,由破桩工人彭某捆绑的桩头(外径60毫米,长2.1米,重约1吨)在吊离地面约1.5米时因未捆绑牢固突然滑落。本已离开的彭某返回取工具时被砸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关知识

(1)起重工应经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有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能进行起重操作。

(2)工作前必须戴好安全帽,对投入作业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检查,确保完好可靠。

(3)现场指挥信号要统一、明确,坚决反对违章指挥。

(4)在起重物件就位固定前,起重工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不准在
索具受力或被吊物悬空的情况下中断工作。

5.起重搬运作业有哪些注意事项?

1)起重搬运工在作业前应认真检查工具是否完好可靠,不准超负荷作业。

2)作业时应做到轻装轻卸,堆放平稳,捆扎牢固。

3)用机动车装运货物时,不得超载、超高、超长、超宽。如有特殊情况而必须超高、超长、超宽装运时,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采取可靠的措施和设置明显标志。车辆行驶时,物件和栏板之间不准站人。

4)使用卷扬机、钢管滚动滑移货物时,要有专人指挥,卸车或下坡应加保险绳,货物前后和牵引钢丝绳旁不准站人。

5)装运易燃、爆炸性危险货物时,严禁烟火,并必须轻搬轻放,严禁与其他物品混装。车厢内不准坐人,不准在车厢顶上或车底下休息。

6)装卸、搬运粉状物料及有毒物品时,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相关知识

起重机司机“十不吊”:“十不吊”是指起重机司机工作中遇到以下十种情况时不能进行起吊作业

(1)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

(2)物体质量不清或超荷。

(3)斜拉物体。

(4)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

(5)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义指挥信号。

(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

(7)工件捆绑、吊挂不牢。

(8)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衬垫。

(9)起重机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

(10)现场6级以上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