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路及电力电缆第五章
电力电缆的运行与电缆线常见故障及处理
电力电缆的运行
一、电力电缆投入运行
(1)新装电缆线路,必须经过验收检查合格,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投入运行。
(2)停电超过一个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重新投入运行前,应摇测其绝缘电阻值,与上次试验记录比较(换算到同一温度下)不得降低30%,否则需做直流耐压试验。而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则必须做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可为预防性试验电压的一半。如油浸纸绝缘电缆,试验电压为电缆额定电压的2. 5倍,时间为1min;停电时间超过试验周期的,必须做标准预防性试验。
(3)重做终端头、中间头和新做中间头的电缆,必须核对相位,用兆欧表摇测绝缘电阻,并做耐压试验,全部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恢复运行。
二、电力电缆的日常巡视检查
对于一端或两端安装在变、配电所内的电力电缆,要进行日常巡视检查。有人值班的变、 配电所,每班应检查一次,无人值班的,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如果遇有特殊情况,则根据需要做特殊巡视。
日常巡视检查的内容主要有:
(1)电缆及终端头有无渗、漏油现象(对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
(2)电缆终端头的连接点是否过热变色。
(3)观察电缆线路的电流表,看实际电流是否超出了电缆线路的额定载流量。
(4)并联使用的电缆,有无因负荷分配不均匀而导致某根电缆过热。
(5)是否有打火、放电声响及异常气味。
(6)终端头接地线有无异常。
三、电力电缆的定期检查
1.定期检査周期
(1)敷设在土壤、隧道以及沿桥梁架设的电缆,发电厂、变电站的电缆沟、电缆井电缆架及电缆段的巡查,至少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2)敷设在竖井内的电缆,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3)电缆终端头,根据现场运行情况每1年至3年停电检查一次,室外终端头每月巡视一次,每年2月及11月进行停电清扫检査。
(4)对挖掘暴露的电缆,按工程情况,更要加强巡。
2.定期检査内容
1)直埋电缆线路
(1)路径附近地面有无挖掘。
(2)线路标桩是否完整无缺。
(3)沿路径地面上是否堆放重物,建筑材料及临时建筑,有无腐蚀性物质。
(4)室外露出地面电缆的保护设施有无移位、锈蚀,其固定是否可靠。
(5)电缆进入建筑物处是否有渗漏水现象。
2)敷设在沟道、隧道及混凝土管中的电缆线路
(1)沟道的盖板是否完整无缺
(2)人孔及手孔井内积水坑有无积水,墙壁有无裂缝或渗漏水,井盖是否完好。
(3)沟内支架是否牢固,有无锈蚀。
(4)沟道、隧道中是否有积水或杂物。
(5)在管口和挂勾处的电缆铅包有无损坏,衬铅是否失落。
(6)电缆沟进出建筑物处是否有渗漏水现象。
(7)电缆外皮及铠装有无锈蚀、腐蚀、鼠咬现象。
3)室外电缆终端头
(1)绝缘胶有无塌陷、软化和积木。
(2) 连接点接触应良好,无发热现象。
(3)终端头的绝缘套管应完整、清洁,无闪络放电痕迹,附近应无鸟巢。
(4)终端头是否漏油,铝包及封铅处有无龟裂。
(5)芯线、引线的相间及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规定,接地线是否完好。
(6)相位颜色是否明显,是否与电力供电系统的相位相符。
四、电力电缆试验
(1)新电缆敷设前,应做交接试验,安装竣工后和投入运行前也应做交接试验。
(2)接于电力供电系统的主进电缆及重要电缆每年应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其他电缆,一般每1年至3年试验一次。预防性试验最好在春、秋季土壤中水分饱和时进行。
(3)新敷设的带有中间接头的电缆线路,在投入运行3个月后,应做预防性试验,以后按试验周期进行。
电缆线常见故障及处理
一、电缆线的故障
1.外力损伤
在电缆的保管、运输、敷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遭受外力损伤,尤其是已运行的直埋电缆,在其他工程的地面施工中易遭损伤。这类事故往往占电缆事故的50%。遭到破坏的电缆只得截断,做好中间头再连接起来。
为避免这类事故,除加强电缆保管、运输、敷设等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最主要的是严格执行动土制度。
2.电缆绝缘击穿以及铅包疲劳.龟裂、胀裂
其原因是电缆质量差,这可以加强敷设前对电缆的检查;电缆安装质量或环境条件很差,如安装时局部电缆受到多次弯曲,弯曲半径过小,终端头、中间头发热导致附近电缆段过热,周围电缆密集不易散热等,这要通过抓好施工质量得以解决;运行条件不当,如过电压、过负荷运行,雷电波侵入等,都需加强巡视检查,改善运行条件来及时解决这类问题。
3.保护层腐蚀
这是由于地下杂散电流的电化腐蚀或非中性土壤的化学腐蚀所致。解决方法是,在杂散电流密集区安装排流设备,当电缆线路上的局部土壤含有损害电缆铅包的化学物质时,应将这段电缆装于管子内,并用中性土壤作电缆的衬垫及覆盖,还要在电缆上涂以沥青。
二、终端头及中间接头的故障
1.户外终端头浸水爆炸
其原因是施工不良,绝缘胶未灌满。要严格执行施工工艺规程,认真验收,加强检查和及时维修„对已爆炸的终端头要截去重做
2.户内终端头漏油
其原因是:
(1)终端头做好后安装接线时,引线多次被弯曲、扭转导致终端头内部密封结构损坏。
(2)终端头施工质量差,载油工艺、密封处理不严格。
(3)长期过负荷运行,电缆温度升高,内部油压过大。终端头漏油,会使电缆端部浸渍剂流失干枯,热阻增加,绝缘加速老化,易吸收潮气,从而造成热击穿。
发现终端头渗漏油时应加强巡视,严重时应停电重做。
如果电缆中间接头施工时绝缘材料不洁净、导体压接不良,绝缘胶灌充不饱满等,也可能引起绝缘击穿事故。